记录号: 6   所属数据库: 耐火材料

标准名称 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
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
标准名称(英) Test method for alkali-resistant of alumina-silica castable refractory
标准号 GB 10696-89
标准发布单位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批准
标准发布日期 1989-03-14批准
标准实施日期 1989-12-01实施
标准正文
 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

      本标准规定了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提要、仪器设备、试体 

   制备、试验步骤及结果评定。 

      本标准适用于硅铝质耐火浇注料的耐碱侵蚀试验。 

   2 方法提要 

      本方法是将一定量的碳酸钾放入试体内,在高温下碱与硅铝质材料反应 

   发生体积膨胀,观察试体的破坏程度。 

   3 仪器和设备 

      a.可升温到1100℃能保持炉内温度均匀的电加热炉。 

      b.可测1100℃的热电偶高温计。 

      c.电烘箱。 

      d.精度为0.1mm的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。 

      e.感量为0.1g的天平。 

   4 试体的制备 

   4.1 3个试体为一组,试体尺寸为边长70.7mm的立方体。 

   4.2 浇注料成型按施工用水量加水,用拌合机混料在振动台上振动成型,试 

   体经3d湿气养护。 

   4.3 试体在成型面的中央预留直径为25mm、深35mm圆柱孔,并应经过105 ̄110℃ 

   保温8h以上的烘干处理。 

   4.4 试体圆柱孔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裂纹及明显缺边、掉角、蜂窝等缺陷。 

   4.5 用氧化铬在试体的侧面上编号。 

   5 试验步骤 

   5.1 装样 

      称取工业级无水碳酸钾14g,放入试体的圆柱孔内,用和试体同样材质制 

   成的试体孔盖,或用氧化铝小于30%的低铝质陶瓷面砖(厚度约5mm)做试体孔 

   盖,并严密盖好。 

      试体放入加热炉内,要求试体距发热体30mm以上,放置炉膛的均温区内,其 

   温差不得大于20℃,试体间至少应保持10mm的距离。 

      加热炉的测温部位应选择能代表试体所处部位的平均温度处。 

   5.2 升温速度 

      以4 ̄6℃/min的速度升温至1100℃。 

   5.3 保温 

      在1100℃保温5h,保温期间温差不得超过±10℃。 

   5.4 冷却 

      保温结束后,试体随炉自然冷却至150℃以下方可出炉。 

   6 结果评定 

      用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测量试体表面裂纹宽度(以裂纹的最宽处为准), 

   以3块试体中等级相同的2块为准,如出现3块试体判属等级均不一致,须重 

   新取样检验。评定标准如下: 

      一级:试体无可见裂纹; 

      二级:裂纹宽度不大于1.0mm; 

      三级:裂纹宽度1.1 ̄2.0mm; 

      四级:裂纹宽度大于2.0mm。 

 

   附加说明: 

  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。 

  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耐火材料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。 

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世臣、薛德让、肖素芬、岳彩新。 

  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耐火材料研究所负责解释。

用户:系统管理员, 入网时间:00:23:12, 累计费用:17377.70